汝州两山夹一川,汝河道旁边。汝州城东南二十多里,有三座高凸的山岳,呈鼎足之势之状。北峰至高,人称中锋,其北面延长汝川当中,非常明显。而最招人眼的是耸立在中锋之巅那一座古老的砖塔。但凡是阴沉气象,当你走出汝州东门,三山中锋的古塔就会进入你的视线。越向东行,古塔就显得越高巨大;越往北走,回想所见的山形塔影越清楚。你会发现,以三山中锋之巅为中心,操纵双方山脊逶迤,好似二龙朝拱戏珠,而古塔恰好座落在龙珠之上。汝河以北的巨大伙把三山中锋称为“塔橛山”,以为“塔橛”是古时汝海南岸的“拴船橛”,付与它诸多神秘的颜色。实质上,汝州人一直把三山古塔看作是汝州东南的地标性制作。
据清《直隶汝州全志》和《河南府志》记录,三山古塔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,其时名为“培风塔”,由虎头街马姓家属所建。“培风塔”实为文峰塔。古时深信风水走势,器重文脉运势。相传,虎头街马家四世祖马卓群的孙辈屡考进士不第,马卓群请来南方方士解惑,方士道:“文士累考,功名不中,究其起因,因灵秀之气不敷,文脉不显。可在村南三山中峰处建塔加以补充。”马卓群遂偕其弟马冠群在三山中峰创修一塔。建塔之意在于扶植文风,鼓励子弟,发奋尽力,人材怀才不遇,故取塔名为“培风”。制作此塔可能有另外一层起因,冠群任县府训导,而汝州明清几百年间连一个状元都没有考出,因此马卓群竭力推重制作文峰塔以重塑文风。
与个别砖塔南向开门差别,培风塔塔门朝向北面。这可能与建塔者,即虎头街马姓,居于培风塔南方有关。培风塔为一座七级六面砖塔,通高20余米,筑于青石铺就的六边形塔基之上。每层砖砌檐口,构造简略。塔身一至六层朝北各建有一个券门,第七层六面各砌有一个圆窗。塔顶六脊封檐,中置塔刹。整座塔看上去外型新颖,谨严无华,朴素巨慷慨。
培风塔建成未几,遭受雷击,团体坍塌。厥后马卓群的孙子监生马冬鸣又依原样停止重建,也就是当初巨大伙看到的这座培风塔。1949年培风塔又一次遭受雷击,塔刹被击掉,一二层券门损毁,连成一个巨大豁口。由此豁口可窥视塔内全体构造。
现在,这座汝州的地标性制作已到垂暮之年,除天然损毁以外,更有报酬损坏。浮图已经是奄奄一息,巨大伙担忧某一天它会轰然坍毁,给汝州人留下深深的遗憾。2018年是培风塔完工200周年,恳请上面有关部门挽救这座奇迹,使汝州这座地标长存。
(注:图片来自收集)
附:清道光《直隶汝州全志》载虎头马氏职官
1、马云翼,字汉飞,监生,乾隆二十七年10月举,县丞职,住虎点头街。丰于财,设立家塾,延清名师,但凡来学者,假以资斧,绝不怜惜,所成就者甚多,如廪生魏越、唐儒华,其尤著者也。
2、马卓群,字子超,号古槐,住虎点头街,布阅历职。卓群毕生,笃孝友,好施与。嘉庆十六年,移建学宫,躯襄其事。十七年,出资建筑村南石桥,名日“济平易近桥”,便利行人。灾荒十八年,饥,州牧熊设厂疗荒,卓群倾赞助赈,并于虎点头逐日给饿者面一碗,赖以存活者数百人,牧熊制文以彰其善。卓群暮年在三山附近的要道处,修茶亭一座,每逢盛暑,舍茶3月,至到逝世,长年八十有五。
3、马乐群,以子金瀛礼部司务,诰封徵侍郎。
4、马冠群,字魁多,住虎点头街。廪贡,署宜阳、抚沟训导。于嘉庆二十三年,管工创修培风塔一座,在三山中峰,后被雷火损坏,其孙监生冬鸣独力重建之。
5、马继常,州同职,住虎点头街。
6、马金瀛,字砥洲,住虎点头街。少习举业不售,援例捐礼部司务。行走三年,奏留本部兼精膳,司事补缺。后奉讳回乡,即优游林下,不乐做官。为人疏财仗义,但凡州有义举,无不积极抢先。如补筑城垣、续修文庙,创立节孝坊、刘虎将军庙等工,皆捐重资以倡首,而又身肩其任者也。现修州乘、刻汝帖,赖其力犹多焉。年七十余,精神矍铄。前州牧杨赠以匾式曰“修德永年”,并叙其平生义举,以示嘉奖云。
7、马金三,字荆品,号朴齐。皇清太学生例赠修职郎、奋武校尉。
8、马文鸣,皇清例赠登仕佐郎。
9、马道鸣,皇清太学生。
10、马冬鸣,皇清太学生。
作者 :马宗伟 马红平易近
,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9805090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kufox.com//xxtj1/2023-07-25/5432.html